《戈德曼审判》:阶级冲突,黑色幽默 - 悠悠影院

《戈德曼审判》:阶级冲突,黑色幽默

来源:baidu.com人气:835更新:2024-09-30 12:48:08

★★★★其实想打四星,但是真的不想推荐,大量的长镜头加上理不清的故事线,随性却足够让人窒息。分不清是自身的共情能力还是曾陷入过抑郁的状态中印发的共鸣,散乱的人物分布看似在一个镜头下被关联,但各自又都是个体,而所有人似乎都那么绝望和悲怆,甚至都有或多或少的情绪心理疾患。随着推进,终于在韦布呐喊的时候被带出情绪而落泪,紧接着就是被带出的情绪难以快速收拾干净,氛围沉闷,持续压抑,内心堵塞……似乎能感受到胡波困在其中的痛苦(类似之前某段时间的状态,太相似但又令人恐惧怕再次掉入其中,所幸当时被朋友捞出来,昨天观影后也幸得友人陪同),努力释放却就是挣脱不了,太难受了,就连最后那一声大象的吼叫也显得难过(但我宁愿解读为一种向世界示好的征兆,虽然现实并没有,而里面的所有人感觉又似乎都是他的符号化身。不敢谈…7/10。导演将画布拍下来和城市的实景叠印在一起,使画面具有油画般的颗粒质感,尽管这种尝试仅在开头等处出现极少,但成功表现了画家就活在灵感中,营造了惆怅的情绪,为后来他浪漫又不切实际的追寻提供了心理依据。叙事的造梦和反讽机制可能影响到[开罗的紫玫瑰],情节设置充满虚幻性又用细节力证珍妮的真实存在,譬如画家走访了马戏团的老员工、修道院的修女,无一例外说珍妮确有其人,画家也确实在同一日期赶来灯塔,目睹了海啸冲走珍妮,画家从海中遇救后史彼妮小姐还在岸边捡到了珍妮的围巾,结尾瞻仰者们对珍妮的画像议论纷纷:安详的面容,忧郁的大眼睛,真还是假由观众定夺。画家其实借他者构筑自我形象,他不愿出卖灵魂画裸体维系生计,但内心真实的情感无处表达,被评论道花的绘画毫无生气,珍妮是萧条时期的自我藉慰,就是那稍纵即逝的灵感。他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还是一个被种族主义警察国家迫害的任性青年?1976年,对皮埃尔·戈德曼的第二次审判使法国陷入分裂。当时,这位极左翼活动家因四起抢劫案被重新审判,其中一起导致了两人死亡。他否认自己与后一案件有任何关系。Pierre Goldman 阿里耶·沃索尔特 Maître Georges Kiejman阿图·阿拉里-斯戴芬·古林-提列-尼古拉斯·布赖恩松-Aurélien Chaussade-Christian Mazucchini-Jeremy Lewin-耶日·拉齐维沃维奇-Chloé Lecerf-拉埃蒂恰·玛松-Didier Borga-Arthur Verret-Priscilla Lopes-保罗·让森-Priscillia Martin-泽维尔·奥贝尔< 上一页|1|2|下一页 ><|||>默认显示|全部显示塞德里克·康纳塔莉·赫茨伯格、塞德里克·康参考资料获奖时间奖方获奖方获奖情况2023年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戈德曼审判》入围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