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处为了凸显黑泽明自我的理想主义情怀,不惜牺牲全片的内容配比,在应当有一次激烈冲突的地方,放置了一次以人物转述为主的悬疑段落,用说的方式表明导演自我的心声。主角的对决退居了幕后,三人言语上的拉扯成为了观影者最有代入感的方式,以此来审视自己的内心,随之而来的断绝关系,更是一次宣言,一次与暗黑诀别的割腕。在电影上来说,最后段落除去黑暗结尾的冲击力度,其他方面并不是合格的,特别是在诉求方面,导演的个人心声大于了前面整体构建的内容走向,特别是真实西幸的走向前来,显得他极为工具化。而在用说还原结局的说法,虽然教育意义足够多,但观赏度却打了折扣,因此只能在此处增加表演力度,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当时三人的大量情绪起伏与肢体动作。与好莱坞不同的是,黑泽明未使用大团圆的结局方式,但在情绪引导是两者是殊途同归。威廉达福的梵高是我看过的银幕梵高形象中目前最喜欢的没有之一,精彩而不浮夸的演技与摄影镜头呈现的人像特写质感都功不可没。看的时候不会去对比是否“真实可信”,能感受到导演同为艺术家,是在通过这部电影、借助梵高的形象和故事来表达他对绘画之路的理解。同时也并不脱离人物性格,亦针对一些普遍的误解做出了可信的澄清。会觉得导演“是懂艺术的”。少有地呈现了绘画过程的镜头,也是很敢拍。立意经典而朴实,描绘梵高与艺术、与自然的探求时,叙事平稳小心却不落俗套;展现与弟弟、高更的关系时,情绪张力表现算是小有惊喜。手持抖动镜头的使用还算克制,主观视角下偶尔出现的视偏差滤镜刚出现时会嫌它塑料感略重,但在高更离开的那段表现中发挥了它的独特效果,姑且原谅了。顺带一提这段是我最喜欢的镜头……大银幕看冲击力和感染力真的太强了。
After her mother’s death, Mona Achache discovers thousands of photos, letters and recordings, but these buried secrets make her disappearance even more of an enigma. Through the power of filmmaking and the beauty of incarnation, she brings her mother back to life to retrace her journey and find out who she really w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