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aidu.com人气:867更新:2024-10-01 00:08:20
作者架空了战争背景,以一对前艺术家夫妻的生活为介入口,牵引观众游荡了一个荒诞而又残酷的异元次空间,见证着人性的堕落由此批判战争之罪恶. 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梦境叙述,一个恶兆一个醒悟,而中间则是无止境的灵魂游荡,从逃离房子到逃回房子再至房子被烧毁最后困于大海,房子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在影片中这个家庭的基体和灵魂的寄托被彻底摧残. 伯格曼赋予了生活琐事的生命力借以塑造人物,抽空时间空隙并压缩戏剧性场景,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诙谐感得以让人感受到人类即蝼蚁,被他力而控制影响的生活难以坚持人性本善之说,苟且存活代替惺惺相惜,几场对话戏剥离了视线的主体化便预示了情感交流的幻灭,影片结束将矛头指回了充满压迫的时代,但这漫长的梦境却是真实的. 此外伯格曼对声音的处理有着人文主义关怀,烟雾缭绕下的战争场面有第七封印的印象看完后用了三十分钟平复心情,惊讶、狂喜、嫉妒、赞叹,这是献给所有影迷和创作者的礼物. 戏中戏中戏(三、四层嵌套)的结构虽不是第一次见,本片却是在所有以影视为题材的电影中,对拍摄幕后描绘最详尽的一部. 开场长镜头是对传统僵尸片的解构,后面的创作过程又是对解构本身的二次拆解. 长镜头里看似是破绽的地方实则是后面喜剧效果的伏笔和铺垫. 打破第四面墙、全情投入的即兴表演模糊了电影和现实的边界. 结尾强调了电影创作的集体性,并向幕后工作者致敬. 一切都遵循传统电影技法,却能带给观众巨大的新鲜感,关键是胜在创意. 除了精巧而天才的设计,文本也是一面三棱镜,一窥行业的特点. 亲情的主题丰富了全片的内涵. 这种内容和形式是我们很多人经历过却视而不见的,有句老生常谈的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其中应该包含另一层:艺术来源于艺术.
八岁的彼得(伍迪·诺曼 Woody Norman 饰)经常受到来自卧室墙壁内的神秘的、持续的敲墙声的困扰——他的父母坚持认为这种敲击声只是他的想象. 随着彼得的恐惧加剧,他相信他的父母可能隐藏着一个可怕、危险的秘密,并逐渐丧失对他们的信任.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