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为其拍的人像作品(1964年,巴黎)布列松为其拍的人像作品(1964年,巴黎)塞缪尔·贝克特爱尔兰作家 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学生时代游历巴黎时,与侨居巴黎的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相识,还曾当过他的秘书 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结识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 精通数国语言的贝克特被分派作失明的乔伊斯的助手,负责整理《芬尼根的守灵夜》手稿 他较早发表的批评作品有《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和《普鲁斯特论》 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贝克特的签名贝克特的签名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 1932年漫游欧洲 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 语法与形式 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 ”,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1977年的塞缪尔·贝克特1977年的塞缪尔·贝克特1938年定居巴黎并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 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 一九四五年,曾短期回爱尔兰参加红十字会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他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撰写了大量以绘画艺术为主的评论和随笔 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于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1953年,凭借《等待戈多》声震文坛 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了奖金,但是并没有去参加颁奖仪式,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公开发表演说了 此外,他出版的非虚构作品还有《三个对话》和《断简残编》 贝克特1980年的剧作《一句独白》(A Piece of Monologue)的开篇词:“诞生即是他的死亡”(Birth was the death of him) “需要在爱丁堡戏剧节上花上一小时阐明的存在主义,贝克特一句话就解决了 ”尽管讨论的是人类的虚无境遇,但贝克特对措辞却是斤斤计较 1989年12月22日,贝克特在法国巴黎逝世 作品类别作品名称年份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莫洛瓦》1951《马龙之死》1951《无名氏》1953《依然如此》1961《米歇尔与卡米尔》1970《一个晚上》短篇小说集《故事和无意义的片断》1970戏剧《三个对话》1949《等待戈多》1952《剧终》1957《哑剧1》1957《哑剧2》1963《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 》1961《喜剧》1964《来和去》1967《一句独白》1980《俄亥俄即兴之作》1982《摇篮曲》1982《断简残编》1983《自由》1995广播剧《失败的人们》1957《尸骸》1959《语言与音乐》1962电视剧《喂,乔 》1968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1929《普鲁斯特论》1931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 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 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 因此,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 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 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上追求新表现形式的先锋,继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而他早年的戏剧作品则受益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和埃尔弗特·吉尔瑞的《乌布·诺伊》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 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 荒诞派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 这一流派被认为战后西方社会思想意识通过舞台艺术的最有代表性的反映 荒诞最有概括性的含义是: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 这种“荒诞”观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 贝克特在他的剧作里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丑恶的流浪汉、瘪三、残废者、老人 从《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最后一局》中的4个残废人,汉姆和他的缩在垃圾桶里不时探头出来觅食的双亲,到《美好的日子》里埋在沙土中的老妇温尼,都是些丧失“自我”、徒具人形的人 一方面呼号“自我”的不存在,一方面又在探索寻找“自我” 他在剧作中一再表现的另一个基本命题,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人生荒诞绝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 尤内斯库的剧作描述了现实的荒诞、人格的消失、人生的空虚和人的存在无希望无意义 阿达莫夫剧作中的人物几乎全是还原为人的原型的人,旨在揭示物质文明的残酷而又冷漠无情 热内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化罪恶,使邪恶成为美德,视黑暗为光明的化身,把地狱变为天堂 他笔下的人物全是正常社会之外的人,并表明人世间现存的一切都是梦幻和骗局 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贝克特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刺激了不止一代的作家和哲学家对自我和时代的审视与思索,从而使他们受惠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 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 贝克特一生最高的成就体现在他对荒诞派戏剧做出的贡献 正是因为他的一系列优秀剧作,使得荒诞派戏剧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壮大的文学流派跻身后现代主义阵营 其中成名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 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正如源于品特姓氏的形容词Pinteresque(意为“品特式的”或“品特风格的”)已经为英国最权威的《牛津英语字典》所收入,源自贝克特姓氏的形容词“贝克特式的”(Beckettian)也已进入了英语词典 不过,据品特专家罗纳德·海曼考证,贝克特要比品特晚一些(而品特比贝克特小24岁),这也就意味着品特及贝克特的风格,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其不同易为人们所辨别出来 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是:“由于他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的境地得到了振奋 ”贝克特后半生定居法国,却始终没有取得法国国籍 而由于贝克特使用法语而不是盖尔语进行创作,他的祖国爱尔兰也拒绝承认他的国民身份 贝克特的思维始终是欧洲的、国际的,而不像他的同胞萧伯纳或叶芝一样,始终带有民族主义的狭隘气度 尽管贝克特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很多争议,但他作为20世纪一流文学大师的地位确是毫无疑问的 英国学者沁费尔如是评价:“就贝克特而言,他的剧作对人生所做的阴暗描绘,我们尽可以不必接受 然而他对于戏剧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却足以赢得我们的感激和尊敬 他描写了人类山穷水尽的苦境,却把戏剧艺术引入了柳暗花明的新村 ”2005年布克奖得主、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曾说:“今天的爱尔兰作家就分为两派,要么是乔伊斯派的,要不就是贝克特派的 乔伊斯总是想方设法把世界填得满满的,而贝克特刚好相反,总是给世界留空,等人们思考‘怎么办’ ”英国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说:“他不引领我走上任何一条花园小径,他不偷偷给我使眼色,他不向我灌输疗救的办法、前进的道路、上天的启示,也不端给我一盆面包屑;他不会卖给我任何我不想买的东西——不论我买不买,他都不会跟我胡扯——他的手从不高过他的心 不过,我乐意买他的货:不论是钩子、线,还是锤子,因为他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一只蛆也没剩 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
Copyright © 2008-2023